2014植保育才 第五組-陳奐宇、王俊傑

2014植保育才 第五組-陳奐宇、王俊傑

2014年5月7日 星期三

有朝一日成瓜農,不可不知瓜蟲害(五)

柯柯伯曰:花胡瓜南黃薊馬

花胡瓜南黃薊馬(Southern yellow thrips)

一、物種學名: Thrips palmi Karny

(費雯綺、王喻其編。2007。植物保護手冊─蔬菜篇,第152頁。台中。229頁。)

二、生態習性:

二十至二十五度為其發育適溫,在二十五度情況下,約十五天即可完成一個世代,年發生十到二十世代,成蟲可行有性生殖及孤雌生殖。卵產於葉片組織內,成蟲及若蟲主要棲息於幼嫩心葉或花器內,吸食植株汁液,被害葉片可見無數蒼白小斑點,沿著葉脈基部向葉尖逐漸延伸,如果細察葉背,則可見到如針尖之小蟲爬行。被害植株頂端生長停止並萎凋褐化,在田間以春季乾旱期為發生盛期。(陳文雄、鄭安秀。1999。瓜菜類-胡瓜。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,瓜39頁。台灣省政府農林廳。南投。436頁。)

三、形態構造:

卵: 卵灰白色,腎型。

幼蟲: 幼體蟲細長,初孵化時灰白色,漸漸轉成淡黃色至桔黃色。

蛹: 淡黃色,觸角與足貼緊身體,胸背方具有翅芽。

成蟲: 雌蟲頭部及胸部橙黃色至黃褐色,腹部褐色至黑褐色。觸角第1、2節黃褐色,第3節黃色,第4~7節褐色。前翅淡褐色,基部透明。腳黃色,但腳節外緣稍褐色。頭寬較長度為大,單眼間刺毛短,在三角帶外。前胸較頭部為大,2之後緣腳刺毛長。體長約0.9公厘。雄蟲0.5~0.7公厘。(陳文雄、張煥英。1995。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(三),第305頁。葉瑩編。)(林鳳琪、陳文華。1995。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(三),第412頁。葉瑩編。)

四、危害部位:葉片、花朵。

五、危害症狀:

胡瓜幼苗時即可發現成蟲及若蟲危害。以銼吸式口器銼食植株葉、花部,被害部呈細密白點。被害植株頂端生長停止並呈萎縮褐化。為害葉片時,致使葉片發育緩慢或畸形。開花期部份成、若蟲移至花企危害,影響授粉,危害果實則使幼果黃化脫落,或果實表面有粗斑,影響品質。(陳文雄、鄭安秀。1999。瓜菜類-胡瓜。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,瓜39頁。台灣省政府農林廳。南投。436頁。)

六、鑑定要領:

本蟲與蔥薊馬及淡色薊馬甚為相似,唯本蟲雌成蟲1.0~1.3公厘,淡黃色或橙色,前翅上脈末端具 3根刺毛。一般於心梢危害最多,可致心芽萎縮,並呈褐化,終至頂端生長停止,危害果實可致果實表面有粗斑,或沾附其排泄物。年發生數世代,成蟲及若蟲主要棲息於幼嫩心葉內,吸食植株汁液,多發生於高溫乾燥期,4~7月及10、11月為發生盛期,雨季則密度減少。被害植株頂端生長停止並呈萎縮褐化。開花期多移行至花部為害,影響授粉,幼果被害呈粗糙之傷痕。

七、防治方法:
1 . 在胡瓜上目前無推薦防治本蟲之藥劑,可試用:






(陳文雄、鄭安秀。1999。瓜菜類-胡瓜。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,瓜48頁。台灣省政府農林廳。南投。436頁。)



2. 施放捕食性天敵(小黑花樁象、中華斑腿盲樁象)。(王清玲。1994。南黃薊馬天敵:中華斑腿盲椿象與曹氏小黑花椿象之捕食能力。植保會刊 36:141-154。)

3. 利用南黃薊馬對藍色的偏好設置藍色誘蟲粘帶。(邱輝宗、吳美蘭、許露芬。興農307期,81頁。)

4. 每次摘除老葉後應予清除,以免薊馬再侵害植株。(張念台、林正忠、陳明昭。1999。果菜類-茄子。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,果23頁。台灣省政府農林廳。南投。436頁。)


參考文獻:
http://kmweb.coa.gov.tw/techcd/%E4%BD%9C%E7%89%A9%E7%97%85%E8%9F%B2%E5%AE%B3%E8%88%87%E8%82%A5%E5%9F%B9%E7%AE%A1%E7%90%86%E6%8A%80%E8%A1%93%E8%B3%87%E6%96%99/%E8%94%AC%E8%8F%9C/%E6%9E%9C%E8%8F%9C%E9%A1%9E/%E8%83%A1%E7%93%9C/%E8%9F%B2%E5%AE%B3/%E8%83%A1%E7%93%9C-%E5%8D%97%E9%BB%83%E8%96%8A%E9%A6%AC.htm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