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植保育才 第五組-陳奐宇、王俊傑

2014植保育才 第五組-陳奐宇、王俊傑

2014年5月11日 星期日

有朝一日成瓜農,不可不知瓜病害(二)

柯柯伯曰:白粉病(Powdery mildew)

白粉病(Powdery mildew)

就在剛種植沒多久後,我們就發現葉面上開始出現白色粉狀斑點,搖晃葉子還會晃下許多白色粉末,而這就是瓜類中常見的白粉病,而病徵大多出現在下位葉,有時候幾乎會使葉子上表面布滿全白的粉末,剛好附近溫室的絲瓜以及瓠瓜也有類似情形,於是我們懷疑可能就是去施肥時不小心將真菌的孢子帶過來的。

以下就白粉病做了一些資料整理:

一、病症:

危害的部位主要在葉子上,也會擴展至葉柄及莖蔓,可是不會發生於地下部之植物組織。當孢子發芽產生短短的發芽管時,在寄主的體表產生附著器,進入細胞中膠層形成吸器以吸取寄主細胞之養分,之後病原孢子會再產生其他發芽管、菌絲、附著器及吸器,蔓延在寄主體表,然而病斑大小很少超過2公分,因寄主受感染之組織易老化而減緩病斑擴展。在適合的環境條件下,從侵入感染至病徵顯現而產生大量的分生孢子,整個生活史約5 ~ 6天,傳播速率極快。

本病為害作物之葉、葉柄、莖及果實,最初在葉片上產生白粉狀斑點,爾後白粉漸濃,轉變為灰白色,病斑擴大相互連結佈滿全葉,終使葉片枯黃;病斑可蔓延至葉柄、莖及果實。

一種真菌性病害,其病原菌是絕對寄生菌,所以無法由培養基培養出來,但非絕對專一性,因此可以感染瓜類以外的作物。

二、生態:

白粉病發生於冷涼乾燥的季節,在露地栽培每年10月開始發生,至次年5月雨季開始時白粉病便會逐漸減少;而塑膠布設施栽培作物,因無雨水淋洗,白粉病較露天栽培者發生時期長,有些地區甚至全年會發生。

瓜類白粉病孢子發芽需有95%以上的相對溼度。瓜類白粉病之病斑進展以10~25℃較,而以25℃最為適合;一般從感染至出現白粉徵狀約4~7 天,即完成一個生活史時間為4~7天。

作物白粉病病斑上白粉狀物,為其分生孢子,分生孢子藉風力傳播,而不經雨水傳播。

白粉病之病原為真菌,屬子囊菌綱,白粉菌目,白粉菌科。白粉菌科真菌為害寄主極,現有全世界紀錄超過七千種白粉病,在本省白粉病寄主亦多達200種以上,不過不同科作物之白粉病病原完全屬於不同屬或不同種,彼此不相同,故不同科作物之白粉病菌不會互相感染為害。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