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植保育才 第五組-陳奐宇、王俊傑

2014植保育才 第五組-陳奐宇、王俊傑

2014年5月10日 星期六

有朝一日成瓜農,不可不知瓜病害(一)

柯柯伯曰:黃瓜粘病

粘病

一、病症:

黃瓜粘病僅發生於育苗期中的子葉和葉子。本葉最先發生病徵,在由葉脈區分出的多角形產生浸水狀病斑,然後,該部份會先變為黃色,不久後又再變為黃褐色到灰白色。多濕氣候下,在病斑的葉背處會出現暗灰色的黴菌(分生子梗以及其分生孢子)。

黃瓜粘病通常從下位葉開始發病而待多數病斑結合後,葉子再全面變成黃褐色,而且一旦乾燥則變得粗糙,並且葉緣部份會捲起而枯萎。

二、生態:

病原菌是屬於藻菌類的一種,而會產生分生孢子、遊走孢子囊與卵孢子,分生孢子在水珠中發芽並且產生運動性的遊走子,然後,從氣孔侵入葉子來發病,而侵入的菌絲則在葉子組織內迷走,並從病葉背面的氣孔長出分生孢子梗,然後,再由其先端產生檸檬形的分生孢子,傳染是此分生孢子藉著吹風等而飛散,並附著於葉面,待有水珠就會發芽,而分生孢子的發芽適溫為21~24度;孢子形成的適溫則為15~19度,尤其是夜晚比白晝更容易產生;感染溫度為15~30度之間,適溫為27度。

黃瓜粘病菌跟南瓜粘病菌的生態種不同。所以,黃瓜菌是不會侵害南瓜,但是南瓜菌則有時候也會侵害黃瓜或其他種瓜類,這時候將會產生跟南瓜粘菌類似的小病斑。

最後,至於最容易發病之氣溫為20度左右,也就是溫度高的梅雨季與秋季。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